JellyPages.com

Sunday, December 15, 2013

我的自述

一个老套又普通的题目。每个小孩都必须提笔而作的功课。小时候总觉得这是最容易写的题目,长大后才发现并不简单。是思维随着成长复杂起来了呢?还是身心随着时代而变得难理解?

想想,也有许多年都没认真看过别人所写《我的自述》了。总觉得那是一个死板板的题目,除了换一换名字,更改了家庭背景,内容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字。但今日我却发觉,其实并不是小孩要那么“格式化”的去写,而是家长和老师把小孩套在那四四方方的格式里。另一方面,小学生也无法用自己有限知道的方块字去表达心里无限的心声。

上了中学,再也没机会看到这令人怀念的作文题目了。不过对我而言,《我的自述》更适合于中学生。如果可以重写回我小学的功课,我会这样写:

我是一位女性,却有个男性化的名字,林红敏。许多人在首次见到我名字时,总会误以为我是个男生。起初,我真的很不喜欢这没经过我同意就纠缠我一生的姓名。但后来,我不再在乎了。因为我开始明白“林红敏”这三个字,只是我的“代词”,我始终是我。

从小,与其说我生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,不如说我就活在一个圈圈里。一个充满条件和压迫的圈圈。打从我认识一个称为“钱”的东西起,爸爸就总对我说,钱不是万能的。可是,我却发觉屋里的所有东西都与钱扯上关系,妈妈也以钱为中心。后来,爸爸才对我说,没了钱就万万不能。

我的家庭不富裕。看着同学们的玩具,我还真的挺羡慕。可是每当我向父母要求时,总要以条件来交换。达成协议后,我就会开始努力实行我的诺言,好让自己有个洋娃娃,有副家家酒好玩。也许这也是个好处,不必上补习班,不必上钢琴班也不必参与一些课余的活动。更让我早点明白,原来全部得来的东西都是要有条件的。

当人们想像一个人若生长于一个村子里,一栋高脚屋内,一定是一个很活泼的人。那么,我一定不符合。无可否认,我是一个会和左邻右舍小孩打成一片的人。但小时候,在学校里,却文静得很。是自卑吗?有可能吧!你们无法想象一个人受委屈时,却想着对方家里经济条件好,而忍气吞声的心情。更无法体会一个人因家庭背景被别人嫌弃时,心底的悲伤。因此,我脑海里就被灌输了一个论理:有钱人,注定是在食物链的顶端。

我是个听天命而不从命的人。我心里存在着不甘。所以,我就一直努力让自己向上爬。至少,所承受的会越来越少。后来,我发现原来成绩和成就能改变一切。我试着往自己的脑袋尽有可能塞进知识。可是还是逊人一等。这次,我了解到,学习的目的,不是为了知识,而是为了竞争。

这就是我。一个步入13岁以前的我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其实是一篇还未有结论的文章。不过,看到这里,文章的整体是很负面的。每一个总结虽无法被你们所接受,但却都是事实。


No comments: